星期日, 3月 17, 2019

讓小孩子「飛」

很多人都說小孩長大了,我們放手吧!讓他們飛。沒錯,樹木會生長,小孩子會長大,不變的事實。

但是每個人成長的步伐都不相同,意思是,不是每個小朋友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應該要做到那個年齡的事,應該是如此,也是健康的成長,否則就成了障礙。現實情況,有些小孩子跟不到標準的步伐,他們天生有障礙(註:有人會認為這些是愚蠢的藉口,甚麼講法也好,不影響自己的想法。),往往大落後於人,被別人視為「低能」、「垃圾」諸如此類的說話。作為家長的確有點「嬲」及難受,但是,如果我們用時間來「嬲」這些,我相信可以「嬲」足幾個世紀,倒不如爭取時間,幫自己的小孩子「飛」。

在未有小朋友前,看見一些有障礙的小朋友時,也會覺得這些孩子行為很古怪,不甚理解,沒有同情之心。到了現在,我會覺得這些人很可憐,真正的可憐人,他們每一天都很努力去過一個一般人認同的生活,好辛苦活在一個太多框架的地方,不能自由自在。這些小朋友的世界與我們的世界很不同,他們很主動地去適應及面對,父母是他們最好的倚靠及幫助。

在他們仍然未能自已照顧自己的時候,我們仍要照顧他們,但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讓他們學習「飛」,雖然是辛苦,雖然受盡歧視及壓力,但我們仍要生活,所以,我們很無奈地生活。

讓小孩子「飛」,每個父母都希望的事。

星期日, 2月 24, 2019

香港融合教育實況 (一)

香港的融合教育是這樣的嗎?

根據現行融合教育的機制,每名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SEN)都有津貼,用於支援那些學生,那麼,學校因 SEN 而獲得的資助,理論上應該投放於那些學生身上,外購課程或增加資源老師等等,都應該用來幫助 SEN,因為政府覺得這些學生為學校帶負擔,所以會提供培訓、協助及津貼,以減輕學校。

但是,據筆者所知,實情不是這樣,幾乎或者所有學校所獲得的資助並不是全數用於這些學生,有些資助會了去幫助其他學生。其實,這些 SEN 學生所得的資助並不足夠,如果還要被抽部分去幫助其他學生,這些 SEN 學生所得的有多些了?如果學校提供足夠資源給 SEN,家長不介意多出的轉移至其他學生。可惜,對 SEN 的支援及計劃十分不足,在不足的情況下,還要攤分資源,這真是說不過去。

另外,學校獲資源或津贴,如何使用?家長完全不知,沒有透明度,你可能會說學校如何使用不需公開,對,但是 SEN 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小朋友支援不足,小組也不足,調適也當等等,那麽就會想起政府給 SEN 學生的津貼去了哪?為何一點點的幫助也沒有?

學校的支援或幫助往往與家長的期望有明顯落差,而且幾乎沒有減少落差的可能,即是學校有學校的做法,家長有家長的期望,教育局更只是門外看,提供資源、津貼及指引就了事,之後如何做就被看似「話之你」。

所以,筆者認為在津貼學校上,教育局需要監管學校如何使用,或者學校有點良心,盡力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因為他們都是你的學生,他們天生已有不足,你還要取去他們的需要嗎?教育是這樣的嗎?


星期日, 2月 17, 2019

「行路」的快樂

有次看電視節目,訪問鄧達智先生,提及他很喜歡行路,四圍去看人和事,是十分開心的事,我也有同感。

很多人都會去旅行,會去一些景點吃喝玩樂,有些人會比較喜歡地道些的地方玩,可以真正的了解一個地方,這也是旅遊的樂趣,我是喜歡這一種旅行模式,還會像鄧生一樣四圍行路走走看看,看看周圍的景物,可以看到一個地方的文化。當你在一個不是自己熟悉的地方,你走在這地方的大街小巷,停下來望兩望,看看這的人的面貌,可以感受到這地方的文化,你會看到街上的設計或擺設,欣賞下他們的傳統、他們的生活狀況,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其實,在香港外出時也可以行路代搭車,當是一個節目,上班是例外,我們可以看看自己居住的地方是怎麼樣,不只是吃喝玩樂的生活,有時停下來,望望四周,你會更加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當你望著這些人、這些物件、這個環境及氣氛,你就像看著一齣戲,像看著一件藝術品,你會在其中找到你的樂趣。

能夠欣賞人與物,其實是造物主給人的禮物,當你在欣賞的一秒間,其實是將最合適的一刻投入眼,這些是樂趣,因為你懂得去獲得最美的一刻。

「行路」除了欣賞人與物外,還可以強身健體,多走幾步路,人也健康些,既然又可以強身,又可以欣賞造物主的禮物,這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


快樂攝影

攝影,是一件快樂的事,除了是記錄發生的事情,最重要亦是把最開心的、最美最「靚」的一刻拍下來,又可以與人分享,自己日後看看也是開心的。

我喜歡攝影,就是因為可以將最「靚」的一舜間拍下來,展現最美的時刻。另一個原因,攝影可以幫助我減壓,舒緩日常的生活壓力。

以前影相需要用菲林,現在用數碼相機,又環保又方便,影得不好的可以删掉,以往真是要用大量金錢,所以不會影得太多,現在就可以瘋狂影相,瘋狂分享,再加上,現在有很多社交媒體,與朋友分享生活照,非常開心。

我發現要影相就要認真學,當你認真學的時候,你會加了解相機,因為了解相機,你就會影到你想見的相片,那時你就會開心。要拍出傑出的相片,首要是將相機與你的手及眼結合,成為一體,所以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相機,當然首要是自己的興趣。

攝髟除了令我快樂,還會令我在困苦中的工作得以舒緩,所以攝影是一件美事,更何況可以把造物主所造的最美的一刻留住,是多麽的奇妙啊!


星期二, 11月 13, 2018

禮貌

今日談禮貌,正所謂「禮多人不怪」而且禮貌是基本禮儀,是一般行為上的舉動,應該人人都要有禮貌。

禮貌對一些人或一些商業行為更加重要,例如交易買賣,如果賣的一方對買方親切有禮,這些舉動會幫助賣方,因為作為顧客是希望得到好的待遇,那麼客人會再回來買東西的機會大增,而且員工與顧客也感到開心。

有些例子,我去買 Pizza 時員工的語氣及態度都非常之好,所以我也樂意下次再來買;又有一次,那些電話 sales 來電,本來我不會接聽,就算接聽後也很快掛線,但是因為該 sales 的語氣及態度非常好,非常有禮貌,所以,我會有興趣再聽下去。

有好的例子,當然也有差的例子;有一次,我去賣電腦產品的商舖,打算買一件產品,看了又問了店員,最後我說要考慮下,那刻他即時無言及面有難色,心想買東西不是要合心水才買嗎?下次我不想再回來買了。又有些職員對顧客求其了事,毫不客氣,問他們問題完全無心回答,看似我會「幫襯」他們的,那我就走了,去到另一間電器鋪,他們的態度比較好,也很合理,所以我就「幫襯」了。

商鋪職員態度差,無禮貌多的是,而且會影響生意。原來自己的工作間也會有不禮貌的事件發生,同事與同事之間也會有不和,這是非常普遍的事,有一次,應該是機乎每次要找的那個同事,她都會以不禮貌的態度對我,面色也難看,看似我得罪了她,我思前想後都不得其解,難道她生下來就是這樣?我無做錯,別人如何對我,我也控制不到,所以我不會把這事放在心上,免得自己不開心。

其實,禮貌是人與人之間溝通基本的態度,做得好,關係好,做得差,關係差……。人是追求美善,生活安定,為何不把這基本的事做好?

星期四, 4月 19, 2018

《黃金花》看後感

「照顧一個等如別人照顧三十個」沒有誇大,只是別人不理解。

「在黑漆漆的戲院裡,一個大男人多次流下眼淚。」我用這兩句話來形容《黃金花》好看到甚麼地步。

這電影在上年十一月左右上演過,但很快就落畫,而今年再度上演,院商又增多了,與毛姐獲得金象女主角及凌文龍獲最佳新人不無關係。其實香港是商業社會,這類戲的題材很少人會拍,真的感謝導演及所有工作人努力做好一套讓社會認識關於自閉症的電影,特別多謝毛姐及凌文龍精湛的演出,讓我們看到好戲一場,明白自閉症患者及照顧者的辛酸。

有機會於四月十八日入場觀看此電影,先從故事角色講起,因為該電影剛從金象獎獲得最佳新人獎及最佳女主角。兩位真是實至名歸,毛姐的演技爐火純清,幕幕都令人印象深刻,絕對是影后級人馬。新人凌文龍扮演一名患有自閉症及中度智障人士,扮演得十分神似,似乎他很用心去演好這個角色,而他演得這麼入型入格,實在有賴該電影請來一位「自閉症技術顧問」,幫助了很多,能將一位自閉症患者演得非常恰當。

另外,導演的用心真的令人佩服及欣賞,電影的鋪排非常出色,分鏡、配樂及選角也恰到好處。整套戲中,有多個慢鏡來表達主角的無奈,將自閉症患者的照顧者無奈的表情表達得很好。老實說,若不是知名度不高,否則導演陳大利可取下最佳導演或新晋導演獎,那位出色的導演,將來一定有機會。

我特別欣賞此電影有一定原因,主要是拍社會題材,讓社會關注有需要的人,更重要是消除歧視,建立共融的社會。電影講述的男仔光仔患有自閉症及中度智障,父母用盡心力來照顧他,開場的第一幕即看到光仔情緒大爆發時父母非常純熟地處理他。

一般人都有固執的時候,但自閉症患者不是用固執來形容,而是用「超級固執」或偏執(偏激固執);戲中有兩部分表達出來,例如光仔想食蝦條,爸媽不准,他就發脾氣,而且開始自己打自己,又用頭撞向牆,情緒非常激動,這說明自閉症患者的偏執程度。在戲裡,光仔時時發出一些古怪聲音,連媽媽也不知是甚麼,而且又會周身郁,除了睡覺,沒有停下來的時候,所以,這纇人也會有過度活躍問題,而且是嚴重的,所以照顧起來更加辛苦。

電影裡帶出了很多信息,幫自閉症患者及照顧者發聲,讓人明白他們的境況;很多人誤會自閉症跟孕婦生產時有關,戲裡面說明小朋友患有自閉症跟早產無關係,醫學上仍未找到原因。另外,又講到,有些太太們說著小朋友大下大下就會懂事,但這類自閉症卻不會。又講到,主角帶著兒子去找工作時遭人歧視,社會上的確存在。另外,照顧者亦需要朋友的支持,戲中安排了一班太太來幫助主角,同時她們也接納自閉症患者;的確,一般人也需要朋友,更何況自閉症患者的照顧者呢?戲中爸爸因有外遇,又感照顧疲累而離開家人,但電影強調這類人需要父母共存,主角媽媽對爸爸說「我可以無左你,但光仔唔可以無左爸爸。」自閉症患者同樣有情感,只不過他們難以表達出來。戲裡面,光仔經常手執廁紙筒,可能未必有人會留意及明白,其實他們需要安全感,這些細緻位也能安排,導演非常細心,又或是自閉症技術顧問的幫助。

最後,片尾部分的對話,我相信也是最重要的信息,鏡頭後問主角你對光仔有甚麽期望,她答「健健康康地生活」、「白頭人送黑頭人對我們來說是幸福的」。又問照顧光仔辛不辛苦?主角黄金花話「單是教他記媽媽的電話也教了五年」、「照顧一個等如別人照三十個」導出了照顧者的辛酸。

「照顧一個等如別人照顧三十個」沒有誇大,只是別人不理解。

這電影幫助社會關注自關症,除了自閉症還有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譜系障礙症、讀寫障礙及其他弱勢者,多了解、包容及接納,社會就會融和,淚氣也會自然減少。

強力推薦《黃金花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星期一, 4月 09, 2018

患有自閉症的人士與兇猛的野獸般可怕?

今日聽電台聽到一段關於發展商預留部分土地給政府作殘疾人士服務中心用途,當政府建議用作自閉症治療或康復中心用途,發展商則耍手擰頭,我聽到後真覺可笑,笑的就是些無知的人。

原來在現今的社會,患有自閉症的人士與兇猛的野獸般可怕,那些人真的抬舉了自閉症人士。他們怕這些人士其實就是不了解自閉症,甚至不想提,不想知,所以永遠都覺得那些人佷可怕,怕他們麻煩(事實上是麻煩),怕他們搞事(亦有機會搞事),但並不如大家想像得那麼恐怖,就算如此,難道就要將這些自閉症患者趕絕於社會之外?

問題產生於誤會,誤會產生於不了解。有關人士解釋該中心是給了些非典型自閉症或泛自閉症或自閉症譜系障礙或高功能自閉症 (However named),根據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DSM-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自閉症的定義擴闊了,基本上主要包含社交障礙、行為偏執兩個核心特徵,現時說自閉症不再局限於傳統典型的自閉症,亦即是大多數人都害怕的那種。

定義被擴闊了,那些泛自閉症患者非常普遍,不明為何仍然害怕他們,歧視他們?有關人士又說有些自閉症的智商如常人,甚至高過一般人,有些更稱為資優的自閉症患者,為何歧視智力高自己的呢?就是他們的行為偏執?不懂社交禮儀?那歧視的人太幼稚了。

其實,這些朋友需要的只是一些訓練,幫助他們過生活,雖然未必全有幫助,但至少有個希望,如果連這些希望都給這個眼裡只有錢的社會破滅,還有甚麼價值存在呢?所謂的文明社會連他們都容不下,還算是文明嗎?我們的有識之士倡議如何提升小朋友的能力,拿下甚麽甚麼獎,又有沒有關心過弱勢的人?只是渲染成績比賽,就是要賺盡家長的錢!

這班人不是父母管不好而存在,你可以說這些不懂做父母,教他們如何做稱職的父母,孩子就會管得好,自然「自閉症」等等障礙就不存在,但不要抹殺這些障礙存在的真相!

星期一, 11月 27, 2017

啊!好有聖誕氣氛

這個冬天會太冷?可能這個冬天會較冷,會不會更有聖誕氣氛?聖誕節是一個感恩快樂的日子,到處應該唱著歡樂的聖誕歌。

早前有機會同家人到迪士尼遊玩,碰巧孩子們考完試,可以盡情地玩。迪士尼我們也去過幾次,其實沒有甚麼好玩,但有一句話說得好,就是「暫時離開繁華的城市,進入童話世界。」沒錯,城市人有時候真需要離開一陣,休息一下,這樣身心也能放鬆。

今次去迪士尼有點驚喜,就是它為聖誕節做了準備,氣氛十足,有高高的聖誕樹,到處是聖誕節裝飾的擺設,更重要的是有一特備節目,台上有各卡通人物、外國人歌手及Dancer 載歌載舞,非常熱鬧,而所唱的全是英文好聽的聖誕歌,而家台上的對話只有英文與廣東話,感覺親切又開心。其實,英文的聖誕歌真是美妙又動聽,令我感覺良好。

到了晚上,「夜間巡遊」後,樂園還會製造飄雪,好像過了一個白色的聖誕一樣。希望樂園繼續維持安排,不要改變美好的節日氣氛。


星期三, 9月 06, 2017

請問有冇啲 Playgroup 俾半歲嘅小朋友呀?

有日行街的時候,聽到這樣的問題「請問有冇啲Playgroup 俾半歲嘅小朋友呀?」,聽到我也嚇了一跳,六個月大的BB不是抱在媽媽的懷內嗎?原來也要去上Playgroup ,所以近年的幼兒產業發展得非常蓬勃,幼兒學習已去到那麼的早。

換句話說,上學前幼童必須完成幼稚園三年課程,加上N班再加比N班還早的Playgroup 課程,即是要上足五年才上小學;嘩!一個人仔細細個就面對常規的課程,會否太辛苦?可能有些父母一心為了小朋友打好基礎,為將來打算。其實在這些父母心中都希望自己的小朋友比別人的「叻」,因此他們的心態使到小朋友更早上學。人各有志,沒有對錯,但我卻不完全同意,入幼稚園前我沒有送小朋友去Playgroup。而且,將學習環境越推越前,程度越來越,所以競爭越來越大,令到大人同小朋友都很辛苦。

早在七八十年代,我們的讀書年代沒有現在那麼辛苦,可能現今進步很多,科技發達很多,所以人人都努力為自己的小朋友鋪路,但是我總不認為太早給小朋友入學,為何要小朋讀幼稚園用上四五年的時間?為何不給他們更多的玩樂時間?

都是一句「人各有志.」,為了自己的小朋友,不是給他們最多的東西,而是給他們最適合的東西。

星期一, 12月 12, 2016

少一點歧視,就多一點幫忙!

原來社會仍然對ADHD, ASD存在誤會誤解,不相信它們的存在,還說大多數小朋友都會有過度活躍,很正常的事,只不過是父母問題,忍受不住他們 “周身郁”,管教不好而已。又有人話你們時常說自己小朋友有甚麼甚麽障礙,甚麼ADHD ASD,不負責任,讓人可憐。

我相信與人說自己小朋友有甚麽障礙,不是要Label 他們,不是要外人可憐同情,而是體諒,不要歧視。你們不是他們的父母,或者你們沒有生下這様的孩子,你們不會明白,因此而怪責及歧視,我不怪你們,但我必須說明,最有承擔、最有忍耐力、最有愛的就是這群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照顧這些孩子的父母。

可惜得不到支援,更得不到體諒,得到最多的是歧視及難聽的說話。

點解仍要受歧視,打擊我們對小朋友的照顧?有時會想,「你哋好彩」沒有生下這樣的孩孑,否則,你們會跟我們一樣。

歧視會令這様的父母及家庭被分隔,接納就能把他們拉近,建立共融的社會。

星期六, 12月 03, 2016

我是這樣幫ADHD小朋友温習的

幫助ADHD 的小朋友,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藥物治療加行為管理是現時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温習前最好先服藥。另外,無論甚麽情況,家長應該要調節自己的心態,否則,效果不佳,甚至破壞親子關係。

不論甚情況,以不傷害親子關係為大前提,一切事情才可以繼續下去,小朋友才真正得到幫助。

由於早上起來,人較精神,所以ADHD 小朋友在早上學習,盡量給予較需要集中力的練習,所以,數學練習就適合不過;而温習數學時,一般來說,應由淺入深,一方面建立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自行學習,不需在旁協助,待較深的練習時則要從旁協助他/她。

温習1小時後,應該給予一個小休息,約10分鐘,這時候他們通常周圍走動,所以休息時要按下計時器,還要對他們說已set 好計時候,夠鐘後就要繼續温習,否則,他們的行為就難處理,很多時候要預先對他們說好或約定,他們才不會亂發脾氣。(亂發脾氣是他們其中的特性之一)在休息昉,不要打擾他們,只讓他喜歡玩的東西。

温習到一段時間,可以拿起書本,以閱讀為主,減少沉悶的情況出現;可以請小朋友大聲朗讀,有提示專注的功效,大聲朗讀有另一好處,就是他們也能聽到自己的讀書,幫助記憶。又過一段時間,如果要延長他們的温習時間,應該如何做?這時就要出動增強物,例如他們喜歡吃糖,就給他們—點作奬勵,可以延長多少少的温習時間。

當然,ADHD 學童的温習時間不會太多,不會長時間困著温習,所以要精選內容才跟他們温習,如果,温習到了一定時候,遇到強力反抗,就要停止温習,重點不要傷害親子關係。

ADHD 學童的家長在幫助學童温習,緊記過程重要過結果,孩子重要過分數,所以跟他們一起走過學習,一點一滴的知識加在他們身上才來得有用及實際。

就是他們天生不一様,才不一樣的學習,不—様的人生。

星期五, 12月 02, 2016

不捨•你們長大了

放了兩天假陪大女温書應付考試,這個過程又快又急,就這樣過了去,但在這急速過程中,我望到她的時候,心裡不期然問了句「大個左咁多嘅?」好似突然陌生了,然後又繼續急速忙碌地温習。

每次考試我都會放假陪她,過程又快又兇狠,如果不是這樣又怎能面對這個兇狠百倍的社會?時間飛逝,沒錯,又快又急,回頭一看,你的小朋友已經悄悄地長大了。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來,望一望自己的「肉」,讓小朋友與自己也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珍惜!時間好似不理我們的感受,話走就走,連一點自己的時間也不留給我,有人話有小朋友之後就「冇左自己」,這是自欺欺人的說法;有一次,我拖著細女的手,對她說:「你知唔知道Daddy Mami 好錫你哋㗎?你又知唔知,你手仔啲肉都係Daddy Mami 啲肉嚟㗎?」細女偷笑了一下,而我?就是笑她很瘦。我們不抱怨多年來的辛勞,只是不捨她們悄悄的長大。

幸福不是必然,也不是平坦順利,有起有跌才精彩,但是我也想一家人平平淡淡地生活,平淡也是福!

星期六, 9月 10, 2016

關於ADHD ,你知道幾多?

事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ADHD)原來仍然有很多人不認識,就是他們不認識,令他們對這類人有誤解,甚至乎歧視。其中一個常見的例子,有家長會這樣說「這些孩子在學校,無論成績差又好,行為差也好,他們都有免死金牌。」我真的難理解他們的心態,正如他們不甚理解這些孩子一樣。但我卻知道說這樣話的人是自私,不包容不接納其他人,只為自己的利益。

沒錯,人類生存就是為了自己,滿足自己,這是易理解的。患有ADHD的小朋友或其他不同類型障礙的小朋友,社會應該包容及接納他們,所以香港推行融合教育政策,但非常可惜,到目前,這政策是非常失敗,不但沒有做好政策,反而令歧視增加。其實這幾年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大幅増加,但所提供的支援包括家長是嚴重不足,或支援的情況未能配合學童及家長,導致大量資源錯配。

老實說sen的家長並不希望自己小朋友有甚麽「免死金牌」,我們只想小朋友健康快樂地成長,ADHD 問題不是管教問題,不是小朋友自己能控制到的事情,到目前為止,仍未有任何藥物可根治,不像傷風,只有藥物控制,藥力是有時限,這些障礙症會跟足他們一世,歧視的人如果是你的小朋友,你會樂於「免死金牌」掛住一世嗎?說著說著也有點火,而且在照顧這些小朋友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過程充滿痛苦與無奈,不是一兩年的事,而是一世的事,你們明白嗎?算吧!不明白也不怪你們,只有同路人才明白。

照顧ADHD 或其他障礙症的人,過程是艱巨與痛苦,照顧者失去支援與幫助,社會上仍有很多歧視未消除,筆者只有勉勵照顧者,要小朋友活得開心,最重要是照顧者有開心的心情,雖然難,但努力做吧!因為沒有人幫你,只有自己幫自己。

星期二, 7月 19, 2016

融合教育仍未立法,立法會已散水!

過去—年,仍未能推動為特殊教育需要立法,立法會已休會,張超雄議員及郭榮鏗議會已很努力為有需要的人發聲,但離立法的路還是很遠很遠。

如果新—屆立法會沒有他們,或者沒有好像他們的議員在立法會發聲,幫助極需要幫助的人,那麽,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小朋友的路就更難行。

在近這一年,在香港的教育上出現很多問題,其實問題老早存在,在于政府有沒有心去解決,願不願意深入地去解决,不要像現在及過,敷衍了事,尤其是融合教育,根本就是教育的基礎,為何不用心去做?家長及小朋友仍活在痛苦中等下去,等—個未能解決的方案?希望議員及政府能體察小市民的情況,做些實事求事的事情。

香港這一群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士,真的要人幫忙,他們不是甚麽怪物,只是有更自我的個性,希望新一屆議員也能為更有需要的人幫忙。

星期六, 7月 25, 2015

將空想化為行動

要克服困難,要突破,尋求出路,一定要行動,只講只想卻不做,是沒意思的,將好的想法化為行動才有價值,經常性提醒自己,要行動,不要空想,一定得,路口就在前面,就算有多近,就算出口處有多麽的美好,你不起身走過去,你永遠看不見,得不到,努力!

星期六, 3月 28, 2015

「點解」要推動香港進行特殊教育立法?

「點解」要推動香港進行特殊教育立法?很簡單,就是要保障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福祉,為什麼要保障他們,理由同樣簡單,因為現行政策對特教生支援不足,老師培訓不足,資源不足及安排不當,整個融合教育政策紊亂,導致多方受到傷害,所以要推動立法。

可能有人認為特教生SEN 只佔學生人數少數不必以立法保障,又或者不需投放太多資源。筆者之見,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近年大幅上升,勿論其原因何在,單在瑪麗醫院兒童及靑少年科登記的人數就知道,現在是2015年,要輪候到2018年,要等足三至四年,時間長得令人感到絶望,求助的黃金期就此過去。

筆者在這只想導出推動立法的重要性,至於特殊教育有那些類別不作詳談,只想說明現行融合教育政策下多方都是輸家的局面,因此而需要全面檢討及改善政策。

究竟現時融合教育的問題有多嚴重?多方輸家局面又是甚麽?現說明筆者之見,從多方輸局就知道要全面檢討融合教育政策,推動立法保障。

我們或持份者都知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在起初的—步即及早識別及評估都要輪候很長的時間,這是資源提供不足問題,是政府支援不足。另外在學校所受的安排及支援更加嚴重不足,導至情況混亂,而且老師對特教生認識不足,老師培訓不足,難於處理,同時間社工及資源老師安排等等問題,導至學校的老師、社工及資源老師疲於奔命,緊促的資源及寶貴的時間快快的溜走,學生也幫不到,這除了資源不足外,學校對這方面的政策亦有問題。在家庭方面,家長除了要照顧這些特教生外,又要應付學校、醫院,在多方奔走,其實照顧小朋友已比以往不容易,更何況我們的特教小朋友呢!家長每天都疲於奔命,用盡自己的精神體力,就是要好好照顧小孩,祈望使他們得到平常小朋—樣的權利。

公平就是無障礙,人人得到平等的機會及權利,無奈有些小朋友生來有困難、有障礙,—個健康健全的社會,負責任的政府,真正關心人民的領袖,應該要保護這些弱勢社群。

感謝張超雄及郭榮鏗兩位議員為特教生出力,推動立法保障他們,最終可能不成功立法,但也可以讓全港市民知道一班因政策不力而受苦的人存在,反省我們的教育要好好檢討,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香港才有希望。

星期六, 12月 20, 2014

聖誕節又到啦!

聖誕假連星期六日合共四天長假期,又可出外旅行了,過—個快樂聖誕。但在這個聖誕假期又有多人知道「聖誕主人係邊個」及意義?

的確有很多人不明白,最重要是有假放。所以,我們應該要為這普天同慶的日子做宣傳,讓世人明白為何這日子有假放,慶祝之餘又要懂得反思及感恩。

其實,聖誕節的日子又近年尾,最好作一年的回顧及感恩,然後來年再重新出發,但我們卻往往只顧吃喝玩樂,不甚理解,皆因他們不是信徒,不相信,所以他們用他們的模式慶祝,但作為信徒的是否跟他們—樣?筆者相信不會,但我們又有沒有盡力用信徒的模式去慶祝?又有沒有盡力去宣傳?

眼見教會在這末世代的角色及地位越來越模糊,那是否怪別人不相信?還是怪自己不努力?如果怪自己不努力,就要在這聖誕佳節作反思,重新努力吧!

一場運動,除了使社會撕裂外,最大的衝激應該是基督教了。這個話題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應該反思,筆者認為教會在世界上永遠是重要的,也會是受最大衝激的,所以,信徒們應該努力吧!

不論信徒與否,聖誕節是應該值得珍惜,與家人相聚及慶祝,過一個有意思的日子吧!

星期三, 12月 17, 2014

兒童語言發展的重要性

幼兒如果在一歲半仍未能說話,連簡單的單子也說不多,依我之理解,一歲半的幼兒,說話的能力應該可以去到多音節,詞彙較豐富,甚至會以句子表達。所以約—歲半的幼兒仍然只發出簡單的音節,或只是少量單字,那我們就要多加留意,幼兒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Speech and Language Delay) 。

我認為或者就我所見,現時幼兒的說話能力七八個月開始發出 “衣” “Y”,一歲時就應該發單字,一歲至歲半要開始雙孛或豐富詞彙,歲半以後會說句子,會有更多互動,會問問題;可能我這個說法跟標準有所不同,但我知道如果幼兒說話的能力緊貼這個進度的話,幼兒的發展會相對容易,否則,要多加留意。

或者有人問,遲說話不是大問題,小朋友再長大些,他/她的說話就會正常,追回—般水平,很多時會聽到「大大下就得」,但願如此。不過,我不是想潑冷水,我所見的情況是,語言遟緩/障礙其實背後可能隱藏著很多其他的發展障礙。

其實不難明白,說話是表示腦部能理解,將理解的事情說出來,即是幼兒所見所聞,透過感統進入腦部,然後運作,理解後就可以說出口,而且合情合理;所以語言障礙其實正正反映腦部發展的情況。(外在因素透過五官感覺進入腦部,然後理解處理,再透過說話及身體輸出結果。)

而腦部發展不理想或障礙可引發很多不同類型的發展障礙,例如自閉症、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病(ADHD) 、感統失衡、學習障礙、讀寫障礙等等。

人人都期望幼兒健康成長,快快樂樂,但這不是必然的。不過,只要我們在其成長過程中,稍加留意,就算有發展障礙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只要越早介入,得到的幫助就越大,六歲前更是黄金期,努力協助幼兒成長吧。

希望小小的分享能幫助有需要的人,只要不放棄,一定能成功,能游到彼岸!

星期六, 11月 29, 2014

天氣開始轉涼,小心身體

進入冬天了,天氣開始轉涼。大家要找回厚衣出來了,要迎接冬天了。所以要特別提提要好好照顧年老的、年幼的、還有體弱多病的,因為他們最受寒冷天氣影響。

身體健康很重要!

星期五, 11月 28, 2014

自由野2014

首次參加自由野活動,而且今次是免費入場,十分難得。

今次是我們第二次踏足西九海濱長廊,這裡的環境真是十分美麗,更是看日落拍日落的好地方。

而這次的活動,我們最愛看的就是這個 “簡約空間” 表現人體極限,非常精釆!